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2021年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

    信息发布者:庞清池
    2021-10-11 20:22:13   转载

    10月11日上午

   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

    邀请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

    高级农艺师骆兰平

    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赵同凯

    讲解2021年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





    今年以来,特别是9月份以来,全市阴雨天气较多,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近4倍,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,大型机械无法下地,造成秋收秋种工作较常年推迟10天左右,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利影响。为积极应对今年的特殊天气,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农科院技术人员起草《2021年德州市秋收秋种技术意见(讨论稿)》,并组织召开由国家、省知名专家参与的咨询会,综合专家意见,形成《2021年德州市秋收秋种技术意见》。


    人机并上

    千方百计加快玉米腾茬

    10月11日上午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、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赵同凯,讲解2021年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。专家介绍,要抓住天气晴好窗口期,调集收获机械,积极动员农民群众进行玉米收获,确保颗粒归仓。坚持“人机并上”,加快玉米收获进度,抓好玉米晾晒管理。

    视频号

    加快玉米收获进度


    要抓住天气晴好窗口期,调集收获机械,积极动员农民群众进行玉米收获,确保颗粒归仓。要坚持“人机并上”,宜机则机、宜人则人,对墒情适宜的地块,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,加快机收进度,落实机收减损措施,提高机收质量。对土壤湿度偏大、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,调集履带式收割机或改进的适宜机械抢时收获。对机械无法进田的地块,组织动员人工收获,确保应收尽收、早收快收。在开展机收作业时,务必要提高安全意识,严格规范操作,严防安全事故。


    抓好玉米晾晒管理


    在加快玉米收获进度的同时,要积极做好晾晒、烘干工作,防止霉变和发芽造成“二次损失”。要尽可能多地开放现有晒场、学校操场、文化广场、村委会、城区街道等各类空旷场地,在不影响生活工作秩序的前提下,供农民晾晒玉米。要引导服务组织积极提供烘干、代存代放服务,最大程度地保障玉米品质。


    小麦宁可晚播

    也要适墒

    10月11日上午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、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赵同凯,讲解2021年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。骆兰平表示,小麦生产“七分种,三分管”,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是关键,播种时要掌握播期服从墒情,播期服从整地质量,播量和播期相对应,坚决做到宁可晚播,也要适墒。对于地势较高、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地块,要趁墒抢时播种,努力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,一般每亩适宜基本苗16~18万,确保苗足苗匀。

    视频号

    小麦生产“七分种,三分管”,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是关键,播种时要掌握播期服从墒情,播期服从整地质量,播量和播期相对应,坚决做到宁可晚播,也要适墒。


    加快排水散墒


    对地势低洼以及土壤黏重渗水比较慢的地块,有积水的要抓紧组织挖沟排水;没有明水但土壤含水量大的要尽快每隔2米开挖20~30厘米的沥水沟沥水散墒,或者用深松犁深松30~40厘米散墒。


    分类指导,晚播小麦要采取“四补一促”技术,努力提高播种质量


    对于地势较高、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地块,要趁墒抢时播种,努力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,一般每亩适宜基本苗16~18万,确保苗足苗匀。


    10月20日后播种小麦

    每晚播1天,亩播量增加0.5公斤

    10月11日上午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、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赵同凯,讲解2021年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。意见指出,晚播小麦由于播期推迟,冬前积温不足影响产量,因此适当增加播量,依靠主茎成穗是晚播小麦增产的关键。根据不同播期、不同地块和品种确定适宜播种量,一般10月10日至20日播种每亩基本苗16~20万,10月20日以后一般每晚播1天,亩播量增加0.5公斤。

    视频号

    对于晚播小麦,要采用“四补一促”为重点的小麦晚播应变栽培技术,即:


    要科学选用品种,以种补晚。超过适宜播期后,在保证安全越冬前提下,选用适当早熟的半冬性品种,适当缩短通过春化时间,弥补播期推迟和积温不足影响。要采用优质的、长效的种衣剂+芸苔素内酯进行种子包衣拌种,切勿白籽下地。


    要提高整地播种质量,以好补晚。要提高秸秆还田、整地作业质量,奠定良好的播种基础。为了加快散墒,可以旋耕两次,旋耕犁能进地的时候先旋一遍,加快土壤散墒的速度,等晾好墒后再旋一遍,然后进行播种。对推迟时间较长的晚播地块,可因地制宜采用深松、旋耕、免耕播种等方式进行播种,确保小麦应播尽播。适当浅播,播种深度3~4厘米,防止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偏晚、苗小苗弱。播种时,要根据土壤墒情,酌情适度镇压。适墒播种地块,要大力推广播后镇压技术,增强种子与土壤的密接程度,提高抗旱抗寒能力;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,播种后墒情适宜时再镇压,要掌握压干不压湿,防止出现因镇压导致的土壤板结,影响出苗质量,播种超过4天不要镇压,以免影响小麦出苗。要防止盲目抢耕抢种,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播种质量差,影响出苗质量。


    要适当增加播量,以密补晚。晚播小麦由于播期推迟,冬前积温不足影响产量,因此适当增加播量,依靠主茎成穗是晚播小麦增产的关键。根据不同播期、不同地块和品种确定适宜播种量,一般10月10日至20日播种每亩基本苗16~20万,10月20日以后一般每晚播1天,亩播量增加0.5公斤。


    要科学施足底肥,以肥补晚。连续降雨,雨水浸泡,加快了耕层中养分的淋融和冲失,今年秋种更要注意施足底肥。适当增加施肥量,氮、磷、钾平衡施肥,特别重视施用磷肥,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,促进分蘖增长,提高分蘖成穗率。建议底肥可以亩施用优质有机肥3~4方或商品有机肥50~80公斤,高磷复合肥40~50公斤+10公斤尿素或磷酸二铵25公斤+尿素10~15公斤,同时建议增施锌肥,硼肥等微量元素。积水时间长的地块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,确保小麦生长养分充足,耕翻时加入噁霉灵、多菌灵等,压低土壤中病菌含量。


    要科学管理,促壮苗多成穗。早春返青期镇压划锄,提高地温,促进小麦早发快长。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,促弱转壮。


    来源 丨德州日报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